糟糕的2022終于過去了,全力拼經濟的2023也已開啟。
上海、廣東、江蘇,都發布了刺激經濟的方案,搶人復工、搶訂單、拼消費,沖刺的號角在年初就已經吹響。
而2022年的成績單,各地也如期公布了。
單從數據看,這三大變化非常值得關注:
中國最強十省出現了新面孔;
兩匹經濟增速黑馬繼續狂飆;
中國第四城終于換人了。
中國城市格局,又到了洗牌的時刻!
1
安徽的神話在繼續!
這次,是殺入了中國省份經濟十強!
從GDP總量看,2021年廣東GDP突破12萬億,2022年又接近13萬億,連續34年穩坐全國第一。
江蘇緊隨其后,2022年也首次突破12萬億,依舊把其他省份遠遠甩在身后。
粵蘇兩霸,突出的就是一個“穩”字。
此外,河南突破6萬億、福建突破5萬億、陜西江西突破3萬億、貴州突破2萬億,都邁上了新臺階。
和2021年相比,31省市的GDP排名基本上變化不大。
但一個例外是,安徽反超上海,終于殺入省份十強!
“黑馬”還在繼續自己的高光時刻!
安徽可算是近年來的網紅省份,經濟穩扎穩打,曾經與上海的差距多達5000億,終于在2022年以392億的微弱優勢,反超上海。
最后才加入長三角城市群的省份,卻把老大打翻在地。
怎一個猛字了得!
但安徽的高速增長,卻不能拋開長三角。
2021年,外省在安徽投資在建億元以上的項目,就多達7013個,實際到位資金超1.6萬億元,僅僅上海、江蘇、浙江三個長三角大哥,投資在建項目就有4167個,實際到位資金達9181.8億元。
承接產業轉移帶動投資,是安徽高增長的密碼。
2022年安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%,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1.8%,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工業更是重中之重。 2022年,安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.1%,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.3%,新能源汽車產量就增了67.5%。
而過去十年,安徽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.9%,居全國第3位、中部第1位、長三角第1位。
合適的時機進入風口賽道,也證明了安徽的眼光。“風投之城”合肥,早已名聲在外。
當然,上海受疫情沖擊嚴重,導致GDP增速-0.2%,也成了讓安徽反超的客觀因素。
小弟和老大已經站在了同一起跑線,安徽能否坐穩全國十強,就看今年誰的拼勁夠足夠猛了。
2
黑馬不止安徽一個。
2022年全國GDP增長3%,有16個省份都超過了這個水平,但并沒有突破5%的省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