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要是想看心儀的電視節目,往往需要在電視機旁邊等待許久,或者是直接定個鬧鐘,才能看上一個或者半個小時的節目。經過這么多年的不斷發展進化,如今我們在智能電視輕輕一點,理論上就能直接找到自己想要的節目內容,很是方便。智能電視的市場份額也因此逐年攀升,從中商情報網給出的數據來看,2023年的智能電視市場規模將達到1631億元。
面對這么廣大的市場,很多科技廠商紛紛入場,智能電視的價格也開始一路走低,市面上甚至出現了一些“白菜價”產品。在領取優惠券之后,我們只要用2799元就能買到TCL雷鳥鵬6 SE 75英寸智能電視;小米家的75寸智能電視甚至一度跌破2500元……
3000元不到的價格,就能夠入手一臺75寸4K分辨率的電視,這擱以前是想都不敢想。這還沒完,市面上的這些便宜大碗的智能電視,不僅價格低廉,在設計做工方面也做得很不錯,并且音質畫質還比以前的電視要更好一些。很多人因此抵擋不住“白菜價”智能電視的誘惑,就直接下單了,可是在到手之后,才發現自己上當了,然后開始對智能電視敬而遠之。
智能電視有多坑
以前我們打開電視就能夠看到電視節目,現在打開智能電視,還要先看幾秒甚至是幾十秒的開機廣告,在切換電視節目的時候,某些廠商還會偷偷在屏幕的邊角塞廣告。本以為開通VIP后就能夠免廣告,事實上在開通VIP之后,像開機之類的廣告是不能去除的,甚至智能電視還會給你推送專門的會員廣告,實在是有點離譜。
雖說以前看電視也有廣告,但是這些廣告都是拍好了賣給電視臺,電視臺要在空擋插多少廣告全看電視臺臉色,看一集電視劇中間一般也就插一次廣告,觀看體驗還算可以。現在的電視劇,片頭片尾有廣告,中間轉場廣告,道具軟廣告,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買了個75寸廣告牌回家。
除了廣告之外,智能電視還在無時無刻提醒你充值VIP。在充值智能電視的影視資源VIP之后,我們很多影視資源還是看不到,各個視頻平臺都有獨占資源,我們需要去給這些不同的平臺充值VIP和SVIP等等,才能夠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內容,并且這些內容還有可能被閹割過,觀影體驗非常糟糕。
在用手機端視頻會員投屏到電視上,還需要再進行單獨付費或者購買高級會員。此前愛奇藝黃金會員投屏到電視上,最高可選至4K高清。不過愛奇藝來了個騷操作,將黃金會員權限限制在480P清晰度,這個清晰度放到75寸的電視上,跟看馬賽克是差不多的,想要看4K的資源,只能乖乖充錢。雖然最近愛奇藝又恢復了老用戶的投屏權利,但是在2月20日開通會員的新用戶,就不能享受到這個投屏權益。
所以說,別看現在智能電視的價格這么低,實際用起來費用可不小:網線要錢,機頂盒要錢,電視上的節目還是要錢,簡直就是個無底洞。另一方面,智能電視上的性能一般都很差,這會讓電視的流暢性體驗變得非常差,廠商在智能電視的系統優化上也沒有下很大功夫,廣告滿天飛不說,想找到一個具體的功能設置都很難。大家在購買智能電視之前,需要三思。
電視開始變得沒那么重要
在小的時候,客廳里的電視是我們與家人朋友聯系的紐帶,大家都經常在茶余飯后坐在沙發上,開著電視嘮著嗑,好像日常生活就應該一直是這樣,可惜這種場景并沒有維持多久。
現在我們可以選擇的影音播放設備太多了,地鐵上人們拿著手機追劇刷視頻,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用平板電腦看直播或電影,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移動設備收看視頻,正兒八經的坐在電視機前追劇看電影,似乎已經成為了一件頗有“儀式感”的家庭活動。
仔細想想,我們年輕人好像很久不看電視了,現在手機基本上就能夠滿足我們對電視劇和電影的觀看需求。一想到智能電視上的廣告和難用的系統,我們也逐漸失去了打開智能電視的欲望,智能電視已經不再是剛需。換句話說,我們好像不再需要一臺大屏的智能電視了。在這種情況下,智能電視廠商又該做些什么呢?
智能電視該何去何從
前面吐槽了很多關于智能電視的缺點,但是智能電視其實也有很多優點。相比于傳統的電視來說,智能電視的價格還是要低許多,屏幕的尺寸和顯示效果也要更強一些。如果不去充值哪些亂七八糟的影視會員,只是接一個機頂盒或者是游戲機啥的,將智能電視當成一個大屏的顯示設備,性價比還是蠻不錯的。
而如果智能電視廠商要做大做強,還是要學會傾聽用戶聲音,不斷提升電視產品對不同年齡階段用戶的友好度,讓消費者享受到品類更多元、性價比更高的優質視頻內容服務,才能進一步釋放家電市場的消費潛力,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,實現口碑和市場雙豐收。
在我看來,現在智能電視上所出現的各種亂象,恰恰是智能電視廠商突圍的好時機,他們可以進一步打通內容生態隔斷,調整視頻產品定價策略,根據用戶反饋優化使用體驗,來讓智能電視市場變得更好。另一方面,國內相關的機構和部門也要打壓智能電視上所出現的各種亂象,解決類似于廣告多之類的種種問題,讓智能電視廠商停止內耗和內卷,進而讓智能電視市場做大做強。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“館長Zero”。